邱振良:十余載用心呵護“小樹苗”
“2134”法則:讓愛不再沉默
在運河街道朱橋社區的家長課堂上,邱振良舉起手機:“各位家長,您和孩子通話時,是不是總問這兩句話?”屏幕上彈出巨大的“成績怎么樣”“聽沒聽話”,引得家長們面面相覷。
他隨即分享了一個案例:留守兒童小軍曾連續掛斷父親電話12次,直到邱振良教會父親用“今天學校有什么好玩的事”代替質問。3個月后,小軍主動給父親發了一條語音:“爸爸,我今天當上語文課代表啦。”現場許多家長紅了眼眶。
每兩周一次電話,做到“三少四多”——少要求、少嘮叨、少抱怨,多交流、多溫馨、多分享、多溝通。這套被稱為“2134”的溝通法則,如今已讓2萬多個家庭受益。此外,在泗縣縣委宣傳部的統籌下,邱振良還積極聯合清華心理教育專家、心理教育名師陸續推出線上課程《家有小學生》《中學生家長課堂36講》等,截至目前,網絡課程累計觀看人數超過60萬人次。
“他像一塊磁鐵,吸引著更多人加入。”大學生志愿者劉穎回憶道:“去年暑假跟邱老師去村里家訪,有個孩子躲在灶臺后不肯見人。邱老師就蹲在旁邊和他講故事,直到孩子主動走出來。那天我才明白,真正的心理輔導不是技巧,是真誠。”
“小樹苗”志愿服務項目組的許凱告訴筆者:“有次下暴雨,活動本該取消,邱老師卻冒雨走了五里泥路,就為一個承諾——給孩子們帶繪本。結果,他褲腿上全是泥,懷里抱著的書卻干干凈凈?!?/p>
愛心傳承: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因車禍毀容的邱振良,從小因面部疤痕而顯得很“另類”。初中分班那天,教室里喧鬧嘈雜,同學們三三兩兩落座,唯獨邱振良身邊的座位空著。
班主任趙老師察覺到了他的異樣。課后,把他叫到走廊,輕聲說:“有些事我們無法改變,比如別人的選擇,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你的價值,從不取決于身邊有沒有人坐著?!蹦菚r,邱振良似懂非懂,只覺得心里暖了幾分。
于是,邱振良學著像趙老師一樣,在適當的時機,輕輕走近那些“孤島”上的孩子,遞出一句話、一個微笑,或一次不經意的邀請。因為他知道,有些光,哪怕微弱,也能照亮有些人的整個世界。
十幾年如一日的堅守,讓邱振良收獲了累累碩果:他不僅是全國“十佳社會心理服務工作者”稱號獲得者,由他精心培育的“小樹苗”志愿服務項目榮獲2021年度全國“四個100”最佳志愿服務項目。
從一個人到一支團隊,從一間教室到全縣覆蓋,邱振良用十幾年的堅持證明:心靈的荒漠也能澆灌出希望之花。他的故事,是師者仁心的縮影,更是新時代社會工作者“以專業護佑成長”的生動實踐。
■通訊員 王寶林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楊軍在宿馬園區調研項目建設工作 06-25
-
2從“質升量穩”看宿州外貿底氣何在? 06-23
-
3宿州傳統“老字號”煥發“新生機” 06-21
-
4楊軍在靈璧縣調研耕地保護、糧食安全等工作 06-20
-
5全市招商引資重點項目暨固定資產投資調度會召開 06-20
-
6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593家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