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縣:引領文明風尚 共建美好家園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 近日,蕭縣孫圩子鄉的魏拓和女朋友張新愛在“零彩禮”情況下宣布登記結婚,成為該縣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的又一典型事例。近年來,蕭縣以黨員干部“示范化”、一約四會“具體化”、好人選樹“典型化”、宣傳手段“多樣化”、環境整治“常態化”“五化”同步推進的方式,深化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美化人居環境、豐富文化生活,不僅進一步弘揚了社會新風尚,也很好地助推了全縣鄉村振興。
黨員干部“示范化”。該縣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示范引領作用,指導23個鄉鎮650多個村(社區)與全體黨員干部簽訂“移風易俗樹新風”承諾書,共同承諾帶頭節儉辦理婚喪嫁娶事宜、帶頭革除陳規陋習、帶頭樹立文明風尚、帶頭參加移風易俗黨課、帶頭宣傳移風易俗,爭做文明新風的倡導者、傳播者和踐行者。廣大黨員干部的示范引領既提升了移風易俗工作的感召力,又起到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實效。
一約四會“具體化”。該縣指導各村結合實際建立移風易俗服務中心,并將移風易俗工作納入村規民約。著重吸納鄉賢等進入紅白理事會,利用名人效應倡導紅白事簡辦。指導部分村(社區)依托當地資源,改建鄉村大禮堂,讓全村集中、規范辦理紅白喜事,既方便群眾,又杜絕鋪張浪費。在縣文明實踐推進中心的指導下,全縣23個鄉鎮的村(社區)均制定移風易俗村規民約。新莊鎮除精心編制“三字經”式的村規民約外,還開展村規民約知識競賽,并以村規民約為抓手,不斷豐富完善內容,建強宣傳載體,創新落實機制,對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好人選樹“典型化”。該縣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宗旨,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目標,印發《蕭縣禮遇新時代移風易俗文明實踐先進典型暫行辦法》,推動全縣各鄉鎮建立典型評選表彰常態工作機制,深入挖掘典型人物事跡,以表彰凸顯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該縣各鄉鎮開展“文明好家庭”“孝善好兒女”“時代好青年”“涵養好家風”等多形式的移風易俗先進典型評選活動。在大量先進典型的引領下,全縣先后出現了莊里鄉的歐陽長權、劉敏,新莊鎮的王夢莉、李勇志,丁里鎮的賈雪麗、張曉偉等50多例“零彩禮”完婚典型;全縣獲評“中國好人”17例(組),“安徽好人”18人,“宿州好人”135人;縣級以上文明家庭210余戶。
宣傳手段“多樣化”。該縣充分發揮媒體矩陣的宣傳作用,積極利用線上線下多維形式,大力宣傳傳統美德、黨和國家好政策等,讓群眾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明教育,提升文明素質。同時,組織文藝人員圍繞移風易俗工作內容編寫戲劇,用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表演形式,在寓教于樂的同時,把移風易俗政策制度和經驗做法送到千家萬戶。今年8月上旬,由蕭縣文化和旅游局組織編排的移風易俗大型現代梆子劇《兒女婚事》在全市巡演,《二妮勸媽免彩禮》等移風易俗劇在全縣巡演,對引導新人抵制攀比浪費、大操大辦的婚俗陋習,提倡文明節儉辦婚禮,樹立健康向上的婚姻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環境整治“常態化”。該縣以“潔凈進萬家”為抓手,對鎮村、家庭環境臟亂差實施“四個管理”,規范“四種秩序”,在村(居民戶)中開展清除“五亂”、“做到五常”活動,逐步讓人們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習慣。同時,該縣不斷完善城鄉環衛一體化運行機制,推行一月一考核、一月一評比制度,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移風易俗有機融合,培養村民共建美好家園的意識,提高村民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張祖北)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第八期宿州市企業家沙龍下午茶活動舉行 03-28
-
2宿州市根治欠薪專項行動追發工資1.4億余元 03-28
-
3關于清明節期間暫停部分祭掃業務的通告 03-27
-
4
-
5鄭宏來宿開展“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活動 03-28
-
6王啟榮在市交旅集團調研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