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文明城市建設下足“繡花功夫”
一座城市的文明,代表著一座城市的精氣神。不斷提升的城市品質與形象,為人民群眾創造了更為優質的人居環境和生活體驗。秉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共創共享”理念,今年以來,宿州市文明城市建設堅持精細化,下足“繡花功夫”,城鄉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迅速得到提升,群眾滿意度大幅提高。
宿城戚家溝公園。記者 董虎 攝
昔日臭水溝 潺潺清水流
7月3日,記者來到開園沒多久的宿城戚家溝公園,映入眼簾的是大片青翠欲滴的綠植,漫步在林間小道,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流水潺潺的戚家溝串起一個個不同的景觀……一幅生態宜居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很難想象,就在一兩年前,這里還是條臭水溝,兩岸雜草叢生。居住在附近的居民趙先生告訴記者,以前這條河又臟又臭,與現在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如今,水也清了、景也美了,每天來公園散步的市民也多了。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市圍繞“水動、魚游、景美、燈亮、步道通”的治理目標,實施“一河一策”“一口一策”,創新打造主城區水環境治理升級版。目前,主城區12個原黑臭水體的河道生態系統基本形成,“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已初步顯現。
菜市場“變顏” 獲得感滿滿
“早兩年這個菜市場是露天的,簡陋不堪不說,環境也臟亂差。現在不僅環境整潔了,攤位規范了,整個市場也井然有序。”在宿城紡織路菜市場買菜的市民張大爺對記者說。紡織路菜市場剛建成使用不久,走進市場,環境整潔,分區明確,合理劃分鮮、活、生、熟、干、濕等功能交易區。柜臺、攤位擺放整齊有序,無占道經營。
市場管理人員告訴記者,經過提升改造,紡織路菜市場與以往相比,在經營秩序、環境衛生、配套設施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變?,F在市場有3個大門、48個攤位,在滿足經營者需求的同時,也更加方便周邊市民采購。同時,他們進一步加強管理,在衛生保潔、消毒消殺、市場管理等方面都制定了相關措施,努力為市民提供一個舒適的消費環境。
記者了解到,自我市2018年初啟動城區菜市場提檔升級工作以來,已完成30個菜市場、疏導點及社區示范店改造,面積達到82000余平方米。干凈清爽、文明有序的菜市場,已經從“生活所需”升級為“享受生活”。
街頭小游園 幸福大民生
兒童游樂設施、健身器材、林間小道……每到傍晚時分,位于宿城淮海南路的一處街頭游園內便熱鬧非凡,孩子們在嬉戲玩耍,大人們在鍛煉身體。
“這處游園建得好啊,有花有草,整潔干凈,有座椅,有小路,是我們市民納涼的好去處。”居住在附近的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每天下午他都會帶著小孫子來這里玩耍。這里離家近方便,而且還有滑梯、蹺蹺板、沙池等設施,孩子們每天玩得不亦樂乎。與此同時,大人們也可以在一旁的健身器材上健健身。
記者了解到,街頭游園把綠化做到了市民家門口,讓市民“抬頭見綠”,提升了城市精氣神。近年來,我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以建設精致宜居城市為導向,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把園林綠化建設作為城市建設、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構建“百園融城”城市公園體系,持續完善城市公園格局?!靶《钡慕诸^游園,不僅滿足了市民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的整體品位。 文/記者 朱瑞兵 圖/記者 董 虎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第八期宿州市企業家沙龍下午茶活動舉行 03-28
-
2宿州市根治欠薪專項行動追發工資1.4億余元 03-28
-
3關于清明節期間暫停部分祭掃業務的通告 03-27
-
4
-
5鄭宏來宿開展“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活動 03-28
-
6王啟榮在市交旅集團調研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