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縣“四根針”巧穿基層治理“千條線”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通訊員 王圣杰 李蘭凱)近年來,蕭縣積極探索創新基層治理模式,推動志愿服務、新就業群體、行業協會商會以及人民建議征集深度融入基層治理,通過“四個融入”的創新實踐,構建起多元主體參與、多種力量協同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走出一條具有蕭縣特色的基層治理提質增效新路徑。
志愿服務深度融入,厚植基層治理溫情底色。蕭縣充分發揮志愿服務在基層治理中的柔性力量,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凝聚人心、服務群眾。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組建了涵蓋政策宣傳、助老扶弱、環境整治、文化惠民、應急處置等多個領域的志愿服務隊伍。建立“群眾需單—社區制單—群眾呼單—社區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的閉環機制,精準對接群眾需求。丁里鎮發揮“銀發力量”成立“五老調解室”,助力基層治理;城西社區“鄰里幫幫團”志愿服務項目運行兩年多來,吸引群眾廣泛參與,累計互助服務5200余人次,使社區居民成為相親相愛“一家人”,有效提高了社區治理水平。同時,建立健全志愿服務激勵機制,對表現優秀的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給予表彰獎勵,激發群眾參與志愿服務的熱情,有效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新就業群體深度融入,激活基層治理流動力量。蕭縣主動挖掘新就業群體在基層治理中的潛力,積極引導他們融入基層治理。一方面,積極整合黨政部門、群團組織、社區企業等資源,打造21個全方位、多功能的“暖蜂驛站”,建設友好場景70個,打造“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能喝水、累能歇腳”的“10分鐘暖蜂服務圈”,為新就業群體提供“觸手可及”的暖心服務;另一方面,不斷深化共建共治,推進新就業群體享受服務和參與治理的雙向循環,將125名新就業群體勞動者納入社區網格系統,引導快遞小哥、外賣騎手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報到。目前,已成立小哥志愿服務隊6支,吸納56名新就業群體擔任社區“流動網格員”“兼職網格員”,讓新就業群體主動融入基層治理,變治理對象為治理“新力量”。組織開展“隨手幫”“隨手拍”等“順手捎帶”的小載體活動830余人次,將發現的安全隱患、矛盾線索、突發問題、環境衛生等820余條信息及時反饋社區,實現網格內大小事情“即時播報”,有效延伸社區信息收集觸角,為社區善治持續賦能。
行業協會商會融入,凝聚基層治理專業合力。蕭縣積極推動行業協會商會與基層治理有機融合,引導其在行業自律、矛盾調解、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作用。持續推進行業協會商會人民調解工作,組織相關主管部門進駐縣矛盾糾紛調解中心,涉及民營企業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的案例260余件。
人民建議征集融入,拓寬基層治理民意渠道。蕭縣將人民建議征集作為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廣泛匯聚民智,充分調動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建議征集網絡。線上,利用政府官網、微信公眾號、12345熱線、書記信箱等平臺,開設人民建議征集專欄,方便群眾隨時提交建議;線下,在鄉鎮(街道)、村(社區)設立意見箱,定期開展“銀杏樹下議事”“小馬扎議事”等多種形式的人民建議征集活動,面對面傾聽群眾心聲,征集有效人民建議142條。同時,大力推進人民建議征集工作融入信訪渠道,建立人民建議分類處理、跟蹤反饋機制,對征集到的建議認真梳理、分析研究,將合理建議及時通過信訪聯席會議轉化為政策措施或工作方案,并向群眾反饋辦理結果。群眾提出的增設公交站臺,在政務中心、商圈等場景投放共享電車等意見建議,已完成轉化落地。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1-5月宿州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超三成 07-05
-
22025年全省第三批重大項目開工動員會召開 07-03
-
3流動的史詩——新汴河② |激辯,如何徹底根除水患 06-30
-
41-5月份宿州市經濟延續穩步向好發展態勢 06-30
-
5市政府召開第75次常務會議 06-23
-
6從“質升量穩”看宿州外貿底氣何在? 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