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西瓜憑啥賣恁“火”?
夏至過后,碭山縣程莊鎮設施西瓜種植基地,一排排高標準大棚排列整齊,大棚里綠油油的新品種西瓜長勢喜人,散發著誘人的果香。作為國家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示范縣,碭山縣西瓜種植面積達11萬畝,年產值超過7億元,旺季日均交易量超1000噸,俏銷全國。
“每一家給我供貨的果農都用不同顏色的箱子裝西瓜,一旦發現質量問題,就能立刻找到源頭。”碭山縣程莊鎮小黑哥商貿公司負責人馮博介紹,車間每天要處理200多噸西瓜,每一顆西瓜都需要經過農殘快檢、外觀篩選、糖度抽測三道關卡。
“客戶要求供應的西瓜外包裝上要提供二維碼,手機一掃,產地、種植戶信息、施肥用藥記錄等一目了然。這種‘一級果’在上海、杭州等地的終端市場價格可達60元至80元每個。”馮博認為,分級銷售的背后是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的硬核支撐。
依托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優勢,碭山縣構建起“瓜田-倉儲-物流”的全鏈條溫控體系,120萬噸的倉儲能力,再搭配云南、海南的貨源,碭山西瓜交易實現了全年供應。2024年,程莊鎮西瓜自營出口額突破3000萬美元,對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成員國出口占比達40%,成了國際水果市場上的“網紅單品”。
“碭山是沙壤土土質的沖積平原,土地透氣性好,晝夜溫差達20℃,有利于西瓜糖分的形成,這是碭山西瓜‘沙美甜’的天然基因。”碭山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朱本玉指導果農調試好智能溫控大棚后說,“但真正讓碭山西瓜品質飛躍的,是設施種植與數字化管理的深度融合。”
程莊鎮百思農農業科技公司新品種西瓜種植示范園內,280畝溫室大棚采用先進的吊蔓種植技術,瓜蔓沿細繩垂直生長,每株間距精確至30厘米,光照均勻度提升40%。大棚內,溫濕度傳感器、土壤墑情監測儀實時回傳數據,工作人員通過手機App即可遠程調控灌溉、施肥等工序。
“傳統種植優質果率比較低,現在設施栽培、數字化管理的優質果畝產能達到2.5噸至3噸,且糖度穩定在13%以上。”朱本玉介紹。
培育、推廣新品種,搶占市場先機,是碭山西瓜“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路徑。百思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團隊與相關科研院所合作,培育出“小黃人”“彩虹瓜”等特色品種。在該公司分子實驗室里,高速離心機、梯度PCR儀等設備正在全負荷運轉。每年配組700至1000組西甜瓜組合,種子純度檢測誤差控制在0.1%以內。公司的工廠化育苗基地,年生產種苗1200萬株,瓜種50噸,暢銷全國20余個省市。
從田間地頭的傳統產業到風靡市場的“沙美甜”,碭山西瓜產業“火”得有門道。隨著更多政策出臺,新農人、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加入,碭山這座皖北小城的“西瓜故事”,或許才剛剛開始。 拂曉報通訊員 崔猛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
-
22025年全省第三批重大項目開工動員會召開 07-03
-
3流動的史詩——新汴河② |激辯,如何徹底根除水患 06-30
-
41-5月份宿州市經濟延續穩步向好發展態勢 06-30
-
5市政府召開第75次常務會議 06-23
-
6從“質升量穩”看宿州外貿底氣何在? 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