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青春期孩子要多“聽”少“說”
時間飛逝,不知不覺兒子已經升入了初二,我竊喜他終于長大,再也不用親力親為操心他的事情了。我甚至心想,兒子終于可以理解父母對他的關懷、對他的管教以及對他的期望。然而事與愿違,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開始嫌棄我們過多干涉,太過啰嗦。
因為工作原因,每天回到家都已是深夜,根本沒有更多的時間與兒子進行溝通,我連啰嗦他的時間都沒有了。好在家里安裝了電子鎖,我可以隨時了解兒子回家的時間。他一向很準時,這讓我放心不少。可是有一次,兒子沒有準時回家,耽誤了接下來的線上學習課程。我心里窩著火,等他一到家就打電話問道:“你為什么這么晚回來?線上課都已經開始好久了,你做什么去了?”可能聽出了我語氣中的憤怒,兒子在電話里支支吾吾地不愿多講,說是等我回家后當面跟我說。
進了家門,我強壓著內心早已積壓的怒火,把兒子從房間里叫了出來。不得不承認,我是一個很強勢的媽媽,但我也是一個很講道理的媽媽。等兒子從房間里出來后,我并沒有大聲吼他,反而是壓抑著自己的情緒問:“你說說看為什么回來晚了?”他連忙回答道:“這學期我參加了學校籃球隊訓練,所以才回來晚的。”我立刻反問道:“那線上的輔導課程怎么辦?如果你不想學了,我可以給你退掉,我們以后也不用再學了。”誰知兒子立刻反駁道:“我沒說不上啊。但是籃球我也要打,反正你不能不讓我參加。”聽這語氣,是要開始跟我頂著來了。
每當遇到這類情況,我常常會吸一口長氣,盡量使自己的心態放平,把語氣放慢。自從孩子開始進入叛逆期后,我就特別注意與他的溝通方式和溝通語氣,將原來命令式的口吻逐漸改為朋友間的談話方式。面對今天的情形,我問他:“那說說你的理由吧。”
兒子聽到這樣的反問,情緒似乎比剛才平穩了些,說話的聲調似乎也放低了些。“我學得太累了,自從我升入初中,我根本就沒有過多的時間可以玩,也沒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做我喜歡的事情。每天都是在學校學習,回家后還要上你給我安排的輔導課。反正我就想打籃球,我不能把自己喜歡的運動都丟下了。”
聽到這里我感到一陣心酸,因為孩子說的的確是事實,我已經剝奪了他的愛好,占用了他的時間。可是如果不這樣用功學習,就會離他的目標越來越遠。思來想去,我決定尊重兒子的想法,把選擇權交給他,接著問他:“那輔導課怎么辦呢?”他立刻說:“學校籃球訓練我要參加,回來后我再上輔導課,每一樣我都不會耽誤的。”
我拍了拍兒子的肩膀說:“我十分理解你的心情,也知道你每天學習都很辛苦,因為我也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媽媽同意你的選擇,也請你遵守你的承諾。我希望你可以做你喜歡的事情,或許對你的學習也是個很好的幫助!”聽到我這樣的話語,兒子終于露出了輕松的笑容:“我還擔心你不讓我去參加呢!這樣太好了,那我回房間學習去了。”望著兒子的背影,我在心底告訴自己:“對,他還只是個孩子,一個進入叛逆期的孩子!”
傾聽孩子訴說一次,與孩子的距離就會拉近許多。可是現實中親子溝通存在的很多問題,都是因為父母“說”得多、“聽”得少。孩子想要尋找傾訴對象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又遭到一番教育,甚至不得不消化父母的“語言垃圾”。如此這般,孩子怎么愿意與父母溝通?
傾聽是一門藝術,第一步是停下來,在行動上、語言上、心理上都要停下來,把一段時間完全交給孩子。第二步是等一等,耐心聽孩子把話說完,聽孩子說出全部事實,并表示對孩子說話的興趣。第三步是讓孩子自己來,父母盡量少給孩子提出指導和意見。這樣才能讓孩子與父母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當他們再次尋求幫助時,你才能成為其最好的傾聽對象和可信任、可依靠的“朋友”。
■ 米丹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