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高一新生 科學謀劃無縫銜接
7月4日,我市今年中考成績公布。對于即將到來的高中生活,準高一新生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準備?近日,記者專訪了宿州二中年級主任徐禮忠,提前幫助大家了解高中生活,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了解更多——找對學習方法
“初中和高中學習方面的差異是‘基礎’與‘思維’的區別、識記與應用的差別、語言表述以及思維方式方面的差別。”徐老師介紹說,初中階段是思維與基礎并重,高中則更強調于思維,在語文學科上的表現就是知識面要更廣、更“活”。在初中階段,更多強調概念化、要求性的內容。比如要求學生多閱讀、多積累、多觀察等,但具體如何操作,事實上說明比較少,而到了高中,更多的是要考慮這些“概念”的具體操作方法、更側重于學生的獨立思考。知識量方面,初中內容相對較少,題型簡單,課時較充足。到了高中,由于知識點增多,靈活性加大,使課時減少,課容量增大,進度加快,對重難點內容沒有更多的時間重復,對各類題型也不可能講全講細和鞏固強化。
“以數學為例,初中的數學主要仍以形象、通俗的語言方式進行表達,而高一數學就觸及抽象的集合符號語言、邏輯運算語言、函數語言、圖形語言等,部分高一學生會感覺思維梯度太大,離生活較遠,學起來有些難度。”徐禮忠說,初中階段,由于老師將各種題型建立了統一的思維模式,學生習慣于這種機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式,而高中數學語言的抽象化對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數新生轉換較慢,可能會感到不適應,導致成績下降。
徐老師表示,高中與初中最大的差別在于學習的自主性。較之初中階段,高中階段學習難度、強度、容量加大,學習負擔及壓力明顯加重,學生不能再被動依賴老師“填鴨式”地授課,“看管式”地自習,“命令式”的作業,要逐步培養自己主動獲取知識、鞏固知識的能力。學會科學合理地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高中學習方式以理解和應用為主,要求學生要有更強的分析、概括、綜合、實踐能力,將基本概念、原理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高一新生進入新學期后,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斷總結經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盡快找到自己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盡快適應——做好心理準備
高中階段不僅所學知識深度、難度加大,而且面對新的學習環境、新的老師同學,個別孩子可能出現不適應現象,產生一些困惑或焦慮心理。眼下,準高一新生們要提前做好這方面的思想準備,以自信、寬容的心態盡快融入新集體,適應新校園環境。
徐老師說,相對以往,高中生要面對更概括、更抽象、更難于理解的課程學習,面對更激烈、更緊張的競爭環境,面對更長的在校時間或更遠的往返路程。同學們要樹立時時學習意識、高考競爭意識,充分做好承受壓力、經受挫折、忍耐寂寞的心理準備。同時,要正確對待“失落”。升入高中尤其是重點高中的學生,一般在初中階段都是班里的佼佼者,有過“輝煌”的歷史,進入新集體后發現,班里全是“精英”,過去的學習優勢不復存在;還有一些學生在原班級是班干部現在變成普通一兵,可能產生“失落”心理。這些都是正常現象。還有些學生學習順利時,情緒高漲,熱情飽滿,大有舍我其誰的狀態,而學習遇到挫折時,意志消沉,情緒低落。我們要明白任何人都不會一帆風順,學會理性分析原因,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解決問題。
提前謀劃——養成良好習慣
“這個暑假很長,同學們可以好好利用這段時間練練字,英文和漢字都要練。俗話說字是人的臉面,整齊、干凈的字體在考試時也非常重要。利用假期提前背一背單詞、古詩文或其它知識點,這樣能為以后節省下很多的時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特別是在高中階段,學習時間緊任務重,有些孩子可能身體吃不消。建議同學們在這個暑假一定要養成認真鍛煉身體的好習慣。”此外,徐老師還提醒家長,這個階段的孩子處于青春期,親子間的和諧溝通極為重要。青春期叛逆可以理解,但同學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說話做事注意分寸,懂得感恩,學著理解父母。
徐禮忠強調,進入高中后,同學們要學會合理安排好學習時間,切不可熬夜學習,打疲勞戰,否則第二天上課的時候打瞌睡,得不償失。要學會上課做筆記,有重點的記錄,而不是老師說的每一句話都記下來。定計劃,不拖延。有些同學總是計劃完不成,一拖再拖,導致第二天惡性循環。因而,制訂計劃時要科學適量,堅決不拖延,養成這樣的好習慣將會受益終身。
■ 記者 龐瑞蓮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