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劉尚捐出“生命的種子”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 6月5日,在歷經240分鐘的采集后,宿州人劉尚在合肥成功捐獻出315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這袋“生命的種子”隨后被送往外地醫院,用于救治一名血液病患者。劉尚成為宿州市第37例成功實現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志愿者。
劉尚,宿州市埇橋區人,出生于1987年,現在是一名廚師。在工作之余,他經常參加公益活動,定期獻血、捐獻血小板。2019年5月,劉尚在一次獻血時得知,捐獻造血干細胞能夠用于治療很多血液病患者后,立刻留下8毫升血樣,申請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希望有一天能夠幫助他人續航生命。
據了解,造血干細胞具有自我復制和多向分化功能,被稱為“生命的種子”。通過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可以為患者重建正常健康的造血和免疫功能,從而根治白血病、地中海貧血等惡性疾病。因為非親緣關系之間的造血干細胞適配概率很低,加之非親緣關系之間也不一定能夠配型,所以只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才能為更多患者帶來重生希望。我市自2008年啟動造血干細胞捐獻宣傳動員工作,通過成立“三獻”志愿服務隊、將造血干細胞捐獻納入“見義勇為”等措施,帶動市民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今年4月,劉尚接到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安徽分庫宿州工作站的電話,得知自己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我當初入庫時就是為了能夠救人,現在既然有了這個機會,肯定義不容辭。”劉尚說,雖然與患者素未謀面,但他特別希望患者能早日康復。
5月31日,在宿州市紅十字志愿者的陪同下,劉尚入住安徽省立醫院,作捐獻前的一系列準備。他的捐獻決定,也得到了妻子的支持。
6月5日上午,劉尚靜靜地躺在病床上,鮮紅的血液從他的一只手臂緩緩流出,通過一臺血液細胞分離機,逐漸“匯聚”成一袋造血干細胞混懸液,其他的血液成分又通過另一只手臂輸回體內。
“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自己來說不算什么,但卻能挽救另一條生命,非常有意義!我希望更多愛心人士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幫助更多的患者重獲新生。”劉尚說。 (記者 王云)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