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青少年心靈撐起一片晴空
日前,我市舉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能力提升培訓。全市180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師參加了此次培訓。培訓安排科學周密,內容翔實且針對性強,對全市心理教師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實施等,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4月3日《拂曉報》)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心理健康問題愈發受到人們的重視。中小學生正處于半獨立半依賴、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長時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也有著成人難以理解的困惑與苦惱。他們的很多心理沖突,或被自我掩蓋,或被成人忽視,以致于很多孩子感到孤立無助,隱藏在心底倍受煎熬,有些甚至誘發心理障礙乃至其它更嚴重的心理問題。這些心理行為問題不但嚴重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而且也直接影響教育目標的實現。因此,對中小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對人的素質要求的需要。學校作為開展教育教學的主要陣地,應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方面。
優化校園的心理環境。心理指導老師水平的高低是健康教育課的基礎。據了解,不少學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是其他學科老師臨時代替,并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的培訓,難以勝任教育引導工作。學校要充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培養骨干教師,加強專業人員培訓,實行持證上崗,致力打造建設一支既懂理論,又會操作的高水平、專業化教師隊伍。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預防為主的教育,中小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堅持防治結合,防重于治。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定期開展心理講座、心理健康教育課、同伴互助等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關注自身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也要關注個體差異,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
構建輕松自由的家庭氛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離不開家長的言傳身教與和諧的家庭人際關系。作為家長,一定要打破“唯成績論”的舊思想,樹立正確的育兒觀,給予孩子積極客觀的評價與認識,親子間平等溝通,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孩子的學習與發展。
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僅靠單一力量無法完成,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協同配合。教育、婦聯等相關部門應積極為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協助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心理問題,努力形成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有效模式
■ 沈前程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楊軍督導調研安全生產工作 04-11
-
2
-
3
-
4全市宣傳部長會議召開 03-31
-
5三十六年求一粒 03-31
-
6全市十大重點產業工作推進調度會召開 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