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 法潤宿州
文化是城市之魂,法治文化是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的精神土壤。人民群眾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的提高,離不開法治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帶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高度重視法治文化建設,出臺《貫徹落實<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意見>任務分工方案》《關于加強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從推進宿州區域特色法治文化研究、強化法治文化作品創作和傳播推廣等方面,明確了全市法治文化建設的具體路線圖,以及群眾性法治文化產品供給、打造品牌、載體建設、人才培養等4項工作目標,推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蓬勃開展,為法治文化建設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這個法治主題公園真不錯,我們就住在附近,經常帶孩子來這里玩,不僅能教他一些簡單的法律知識,也能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8月5日下午6時許,在宿城紡織路與淮海南路交叉口的“方園”法治主題公園,市民華先生帶著小外孫在法治雕塑前玩耍,與記者交談中,他忍不住為該公園的設置豎起大拇指。記者看到,公園里法治主題雕塑、“中華法系淵源”文化斜擋墻等法治元素隨處可見,讓市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法治文化的浸潤。
法治文化陣地是法治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和直觀體現。近年來,我市以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為抓手,結合文明城市建設、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等,著力打造了一批法治文化陣地。法治文化小廣場、小公園、小街道、小書屋、小長廊等“五小微陣地”在全市各地陸續建成并更新升級,成為法治文化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碭山縣實現美麗鄉村省級中心村法治文化小廣場全覆蓋;蕭縣建成“法治一條街;埇橋區道東法治文化主題公園被命名為省級法治文化建設示范點,首個民法典主題公園建成并投入使用;靈璧縣在原有鐘靈廣場的基礎上,融入法治文化元素進行設計規劃,全面建成縣法治文化廣場;泗縣精心打造了碧云天法治文化公園、小宋梨園等法治文化旅游景點,2019年建成全省第一個憲法主題廣場;2021年初,我市建成全省規模最大的憲法主題廣場……“七五”普法期間,全市累計投入2800余萬元用于法治宣傳教育陣地建設,市本級和各縣區均建成法治公園、廣場,全市共建成村(社區)法治文化陣地1652個。
一個個法治文化陣地的建成使用,推動了法治宣傳教育的走深走實。埇橋區三八街道銀河社區勝利小區里的法治文化廣場深受居民的喜愛。每到傍晚時分暑氣漸消的時候,小區居民陸續走出家門,來到廣場鍛煉、休閑。廣場上各類法治宣傳標語、標識設置醒目,法治文化長廊古色古香,憲法法律知識簡介、禁毒知識等宣傳圖畫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居民廣泛宣傳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識。“在小區里設置法治文化廣場,不僅裝飾了小區環境,也能讓孩子們在玩耍時學習一些簡單的法律知識。”小區居民紀芳是一名小學教師,對小區里的法治文化廣場贊不絕口。如今,在宿城,依托小區、公園、游園等休閑廣場,植入法治元素,讓群眾在休閑娛樂的同時,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法治文化魅力、接受法治文化熏陶的例子比比皆是。
鄉村法治宣傳教育是普法宣傳的又一重要領域。我市深入實施鄉村法治宣傳教育陣地“三個一”工程(即建設一個法治宣傳欄、一個農家法治書屋、一個農民法治大講堂),推進村農家書屋與法治書屋相結合,在全部行政村設置法律圖書角、法治宣傳欄、法治文化墻,大力宣傳地域特色法治文化,讓農民群眾對普法效果看得見、摸得著。推動法治文化陣地與美麗鄉村文化廣場、當地景區融合發展,通過在原有村級廣場和景區植入主題法治雕塑、法治景觀墻、地景標語、宣傳燈箱等法治元素,先后在埇橋區關湖村伯牙祠、泗縣曙光村小宋梨園、碭山縣良梨村梨樹王景區、靈璧縣垓下村景區等打造一批法治廣場,實現傳統與現代有機結合、法治元素與文化元素融為一體。
法治文化作品是法治宣傳教育的又一重要載體。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對法治文化作品創作的投入,持續加強“法治文化作品庫”建設,并通過傳統及新媒體平臺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擴大優秀法治作品的宣傳覆蓋面,一批符合新時代新形勢、富有宿州特色的高品質法治文化作品相繼問世。例如,地方法治戲《鎮長嫁女》、沙畫作品《法潤江淮 共筑美麗安徽》、微視頻《憲法 我們心中的太陽》、微電影《一米陽光》《及人之幼》《陷阱》《春暖花開》等。其中,《法潤江淮 共筑美麗安徽》沙畫作品被安徽普法微博推薦宣傳,《及人之幼》微電影被司法部作為優秀法治文化作品展播,受到廣大網民的一致好評。邀請著名漫畫家呂世民創作了憲法漫畫組圖,以簡明易懂的形式增強群眾的法治意識。靈璧縣舉辦的“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加快建設法治靈璧”法治文藝巡演活動在全縣演出114場。全市連續多年開展法治電影納涼季活動,在鄉村、社區放映法治電影和微視頻600余場次,切實將法治宣傳教育融入群眾生活。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法治文化就像隨風潛入夜的細雨,在不知不覺間滋潤著人們的心田。
“我們將繼續開展優秀法治文化作品創作,組織宿州市第二屆‘法治動漫、微視頻、漫畫作品’評選活動,推動省級首家稅收法治主題公園——宿州市稅收法治主題公園(稅收普法教育基地)建設工作,同時指導和督促各地各單位加強法治文化陣地建設,開展全市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命名工作,讓宿州處處充滿法治文化內涵,讓人們隨時感受到法治文化的滋養。”市司法局局長、市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曉光表示。記者 付雪芹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我市16萬余脫貧人口實現就業 08-15
-
2給你一個戶外的“家” 08-15
-
3淮海智算中心一期項目獲省交行4億元授信 08-15
-
4全市農民工欠薪維權投訴電話公布 08-15
-
5全市優化營商環境視頻調度會召開 08-09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