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宿州市消保委系統受理投訴174件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 7月6日,記者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獲悉,上半年,我市、縣(區)兩級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共接受消費者來訪、咨詢3473人次,接到投訴174件,共計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81.21萬元。通過入盟企業內部和解機制解決投訴共計3270件,為消費者挽回損失88.31萬元。
根據投訴商品分類,家用電子電器類22件,占12.64%;服裝鞋帽類18件,占10.34%;交通工具類18件,占10.34%;房屋及建材類15件,占8.62%;日用商品類12件,占6.90%;食品類6件,占3.45%;醫藥及醫療用品類3件,占1.72%;煙、酒和飲料類2件,占1.15%;首飾及文體用品類2件,占1.15%;農用生產資料類1件,占0.57%。其中,家用電子電器類、服裝鞋帽類、交通工具類、房屋及建材類、日用商品類占消費者投訴前5名。
在全市消保委系統受理的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中,糾紛主要反映在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兩個方面。有消費者反映,新購買的電器出現故障,甚至在“三包”期內多次出現故障。報修后,出現售后維修處理不及時、售后維修技術水平欠缺、商家和廠家相互推諉等情況,給消費者帶來不少困擾。
房屋及建材類投訴,多涉及商品房銷售。例如,部分商品房銷售服務很不規范,意向金、定金繳納,優惠、打折、抵扣等活動宣傳,房屋材質、小區配置承諾等環節產生糾紛。因此,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房時要仔細確認相關信息,不要被一些優惠政策迷惑匆忙下定金。
據市消保委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生活社會服務類投訴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明顯增長,主要集中在預付式消費方面。在當前消費環境下,很多經營者推出辦理充值卡、會員卡等預付式業務,經營者借此提前收取經營款項,消費者可以享受消費折扣。這看似是一個雙贏選擇,但有些經營者缺乏誠信,在預付款規則上做手腳、鉆空子,或不明確說明、或以“店內規定”等為由強制附加一些條件,給消費者造成困擾。有的甚至涉嫌詐騙,收錢后跑路,給消費者造成財產損失。市消保委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辦理美容美發、健身、攝影、就餐卡等預付卡時,要核實商家執照、經營狀態,最好選擇全國連鎖的商家;切忌貪圖便宜,避免一次性預存太多錢;和商家明確約定服務內容,如服務有效期限、退款轉卡條款等,并妥善保存相關票據以便維權時有據可依。 (記者 王云)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王啟榮主持召開宿州市一季度“雙招雙引”會商會 04-06
-
2宿州市召開現代物流產業發展推進會 04-06
-
3王啟榮調研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 04-03
-
4宿州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擴大)會議召開 04-03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