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務,繪出青春最美的色彩
在疫情防控前線,他們無私無畏,始終沖鋒在前;在脫貧攻堅一線,他們甘于奉獻,揮灑辛勤汗水;在生態環保路上,他們默默耕耘,守護青山綠水;在文明創建路上,他們身體力行,展示宿州形象……他們,就是青年志愿者,在奉獻中繪出青春最美的色彩。
志愿服務,青春有我。近年來,宿州共青團不斷拓展實踐育人主渠道,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不斷壯大志愿服務隊伍,拓寬志愿服務領域,著力打造青年志愿服務的靚麗名片。
鏡頭一:
春節期間,宿州東站站前廣場。身著密不透風的白色防護服,背著沉重的電動噴霧器,青年志愿者王丁頂著刺骨寒風,和隊友們穿梭在站前廣場,開展消殺作業。
“我這一身裝扮,就是爸媽從我跟前走過,也鐵定認不出來?!蓖醵〉脑溨C,引得一旁的志愿者“小伙伴”哈哈大笑。
對這個將滿18歲的高中生來說,王丁的寒假過得格外充實。這些天,他跟隨著宿馬園區青年志愿服務隊,一直奔波在“暖冬行動”志愿服務的道路上。
在高鐵車站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幫助旅客購票、搬運行李;在道路路口開展文明勸導,宣傳“一盔一帶”;在農村社區扶危濟困,關愛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等困難群體……“我奉獻,我快樂”,王丁更是樂在其中。
志愿服務像一個“強磁場”,集聚了越來越多的年輕面孔。記者來到宿馬園區青年志愿服務隊的服務站,見到了從外面回來的喬潔。外面天氣有些陰冷,只見她的額頭卻掛滿汗珠?!安缓靡馑?,我先歇會兒。”顧不得和記者搭話,喬潔忙不迭地大口喝著水。
之后一問才知道,原來她在宿州東站開展志愿服務時,看到一位老人拖著大包小包行李從站口出來?!按竽铮襾韼湍?。”喬潔二話沒說,扛起老人重重的行李,攙著她進了公交車站?!爸x謝你,好閨女!”“不謝,應該的?!边€沒來得及寒暄,喬潔就輕快地“飛”出了公交車。
“我爸媽是志愿者,我當然也要成為志愿者。”“90后”的喬潔年紀雖輕,說起話來卻沉穩耿直。受父母的影響,2018年,她和弟弟都加入了宿馬園區青年志愿服務隊。工作之余,一家四口把所有的時間用在了志愿服務活動中。
一次次志愿服務,喬潔感知最多的是“責任”的分量。她還記得,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他們一家全員上陣,參與車站疫情防控。有一次,晚上7點左右,服務隊臨時接到通知,要完成一項疫情防控物資的卸車搬運任務。列車??空九_時間僅3分鐘!與時間賽跑,快一點!再快一點!10名隊員迅速到位,反復演練。21時08分,當載著防控物資的火車運抵車站時,隊員們立刻行動起來,配合默契、緊張有序。90秒,跑出“戰疫”加速度!配合鐵路工作人員順利完成了防疫物資的搬運工作。
“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其中的艱辛與快樂。”問及做志愿者的酸甜苦辣,喬潔描述得風輕云淡。
鏡頭二:
“早一點到達,就多一些希望!”2月9日,蕭縣天狼救援大隊大屯中隊隊員劉發思和其他幾名隊友一起飛奔在路上,火速趕往蕭縣大屯鎮高樓行政村,準備實施溺水人員打撈救援。
到達現場后,劉發思等人發現,守候在高樓村的隊友早已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搜救工作已經開始?!澳銈兩蟻硇菹⒁粫喊?,我們下去繼續!”劉發思向河中的隊友喊道?!安挥茫蹅冞€是一起吧,這樣能夠快一些!” 隊友的回答堅定而有力。
二月的蕭縣農村,寒氣依舊逼人。10分鐘,20分鐘,30分鐘,40分鐘……隊員們頂著凜冽的寒風與時間賽跑,穿梭在冰冷透骨的河水中反復搜尋,最終把溺水者打撈上岸。但由于發現得晚、溺水時間太長,溺水者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征。眼看著一個生命的逝去,隊員們個個心情沉重,他們抹去眼角的淚水,向著溺水者遺體深深鞠躬,然后悄然離開。
從接到電話通知有人溺水,到趕到現場實施救援,總共時間不超過10分鐘。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救援現場實施救援,這是蕭縣天狼救援大隊“農村10分鐘應急救援圈”項目的特色。
“應急救援,很關鍵的一方面,就是要同時間賽跑,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現場?!痹谑捒h天狼救援大隊隊部,秘書長陳娟正在整理救援設備。眼前這位眉清目秀的女隊員,不僅在實施救援活動中“巾幗不讓須眉”,談到隊里的救援項目,更是如數家珍。
陳娟告訴記者,“農村10分鐘應急救援圈”,就是建立縣域救援網絡,在全縣24個鄉鎮(開發區)發展中隊,打造民間救援協調服務平臺,達到資源共享、培訓統一?!懊總€中隊根據隊員居住情況劃分管轄區,成立小分隊,并公開救助電話,接警后保證10分鐘內到達?!?/p>
抗洪搶險、火災救援、尋找走失老人、打撈溺水人員……兩年多來,“農村10分鐘應急救援圈”項目在應急救援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蕭縣廣大的農村地區,哪里有急難險危的情況,哪里就有天狼救援大隊志愿者的身影。一道道亮麗的火焰橙(天狼救援大隊工作服顏色),為受災群眾帶去了援助和希望。
“去年11月,在第五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全國比賽中,我們的‘農村10分鐘應急救援圈’ 項目從全國1000多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銀獎。”談及這個特色救援項目,陳娟的臉上寫滿了自豪。
讓陳娟感到自豪的,不僅僅是榮譽,還在于他們所從事的工作的本身:一支充滿著正義和朝氣的隊伍,一群滿懷愛心和奉獻的青年,進行著一次次同時間和生命的賽跑,展開著一場場與意外和災難的較量。
“我們不希望有災難,但災難一旦出現,我們希望能及時應對。”整理完救援設備,陳娟轉過身去眺望遠處,說出了蕭縣天狼救援大隊所有隊員的心聲。
鏡頭三:
一身火紅的志愿服,魁梧的身材,黢黑的面龐,舉手投足間無不流露出軍人的特質。眼前的這個“80后”青年志愿者張歡,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3月5日,學雷鋒活動日。記者見到張歡,是在宿城港利社區的志愿服務活動中。活動現場,張歡和隊友們正在為居民講解和演示人工呼吸、心肺復蘇、傷口包扎等相關知識和操作步驟。有些居民還實地操作,體驗“現場救人”。
“遇到生死攸關的緊急情況怎么辦?掌握這些必要的安全救護知識就可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睆垰g的一席話,引得不少居民的共鳴和掌聲。也正是這個想法,激發張歡在志愿服務的公益道路上一路前行。
2014年,張歡大學畢業后響應國家號召,參軍入伍,赴疆戍邊。從資助家鄉的一對雙胞胎兄弟上學,到探親回家參與到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即便身在軍營,張歡也從未放下對家鄉的牽念。從軍八年,他多次獲得“優秀士官”表彰。
2019年12月,從部隊退役后,張歡毅然選擇了自己的公益事業?,F如今,他任職于宿州陽光天使公益助學中心,專業從事困境兒童救助及留守兒童素質拓展、安全教育、救護培訓等工作。
面對困境、留守等特殊兒童群體的安全意識淡薄,張歡聯系多方資源,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如何能讓孩子們聽得懂、記得住?是擺他面前的一大難題。“機械式、教條式的培訓很難行得通,必須找到他們的興趣點和關注點。”培訓中,張歡細心總結不同階段、層次兒童的生活習慣、身心特點等,逐漸形成了一套寓教于樂的方法。
此外,針對火災預防與逃生、防溺水事故與應急處理、開學季的交通事故預防等安全教育,張歡邊學邊練邊教,向專業人士求教、向身邊同事學習。很快他便從“門外漢”成為“內行人”。目前,已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30余場,累計受益兒童青少年6萬余人次。
隨著志愿隊伍的擴大、服務觸角的延伸,張歡還組建了社區應急救援隊,吸引和鼓勵更多不同專業背景、行業和不同經歷的青年參與到社區安全教育、應急演練和應急救護等志愿服務中來。
“有一種幸福叫奉獻?!睆垰g說,他會繼續努力,帶動更多人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來,讓愛和奉獻持續傳遞。 記者 馬競 謝文東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宿州市專項整治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 03-21
-
2市政務服務大廳開通高頻即辦窗口 03-21
-
31-2月份宿州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5% 03-21
-
42022年春運宿州市發送旅客424萬余人次 03-19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