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做優做強農業“芯片”全力推動種業振興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記者 彭序)今年以來,我市緊緊圍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以發展現代種業、保障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加快良種繁育推廣體系構建,強化種子市場監管,全力以赴推進種業振興。
聚焦科研創新。圍繞黃淮海(宿州)種業科技谷建設,積極布局種業上下游產業鏈,已吸引南京農業大學大豆生物育種實驗室,以及隆平高科、皖墾、荃銀、華展等知名種業企業入駐。積極對接崖州灣國家實驗室等頂尖農業科研機構,設立崖州灣國家實驗室宿州基地,推動優質創新資源向宿州集聚,充分發揮農業科研平臺的創新引領作用,著力打造種業創新發展新高地。全市現有國家級優勢良種繁殖基地2個、省級優勢良種繁殖基地3個。今年以來,全市自主選育農作物品種達13個,登記非主要農作物品種5個。其中,小麥品種“華成865”與大豆品種“宿豆051”作為今年全國及省級主推品種發布。
嚴抓質量管控。加強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管理,開展種子質量抽檢及純度種植鑒定工作,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種子市場秩序穩定向好。堅持問題導向、源頭治理、疏堵結合,緊盯農業生產用種關鍵時期,以玉米、大豆和蔬菜等作物種子為主要檢查對象,對生產經營主體以及經營銷售的種子開展專項檢查。今年以來,全市共檢查種子經營門店22家、品種98個,完成292個小麥品種、225個玉米品種純度種植鑒定。
培育發展動能。與安徽農業大學共建皖北農業綜合試驗站,與西北農林大學、杭州湘湖實驗室等科研院所開展戰略合作。完善科企、校地、企地等合作機制,強化良種聯合攻關,促進新品種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不斷提高農業良種化水平。依托大豆制種大縣建設、國家及宿州市救災備荒種子儲備基地等重點項目,持續增強大豆種業核心競爭力。目前,全市共有種子持證企業175家,配備科研人員275人,年種子加工能力突破1.1億公斤。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上半年宿州市新登記經營主體37899戶 07-12
-
21—6月宿州市累計完成水利建設投資14.7億元 07-10
-
3黨建領航 紅薯飄香 07-09
-
4
-
51-5月宿州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超三成 07-0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