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縣精準施策全面提升就業創業質效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通訊員 張祖北)“以前只能外出打工,現在家門口的藍莓產業發展起來了,我在這負責管護工作,收入穩定還能照顧家庭,每月工資3000多元,日子越來越有盼頭。”近日,家住蕭縣官橋鎮高莊村、正在藍莓種植基地益豐家庭農場工作的村民張如自豪地說。
張如是蕭縣眾多家門口就業者之一。依托現有農業基礎設施及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引進、發展特色產業,幫助當地富余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是蕭縣推動就業創業一種常見模式。近年來,蕭縣堅持“就業優先、民生為本”,聚焦重點群體,突出產業導向,挖掘崗位資源,創新聯動招聘,深化校企合作,多舉措推動就業創業工作提質增效。據統計,全縣2024年農村居民就近就業人數新增2519人,城鎮就業人數新增近4700人。
聚焦重點群體,積極以產業發展促進就業。該縣強化主導產業帶動,圍繞功能性新材料、機械制造兩大主導產業,2024年通過產業鏈招商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4個,在打造“一心一帶三軸六園”空間格局的同時,為技術人才提供崗位支撐。建設標準化廠房60萬平方米,完善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吸引22家新企業入駐,直接創造就業崗位。強化現代農業帶動。大力推廣“一村一品”模式,發展辣椒制種、肉牛羊養殖等特色農業,促進村集體增收和農民就近就業。強化創業人群帶動。大力推廣創業擔保貸款,積極為創業人員發放小額貸款,扶持創業項目,并開展創業培訓,2025年舉辦“周六創業課”4期、“創業大講堂”2場,培訓創業人員430余人,帶動就業近千人。同時,強化重點群體幫扶,多維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脫貧人口,引導就業幫扶車間吸納脫貧勞動力就業。
強化平臺建設,積極以“雙線”服務促進就業。加強實體就業服務站建設。在全縣38個社區全面推廣“三公里就業圈”,打造22個“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幫助1036名城鄉失業人員就近就業。強化招聘平臺應用。線上,創新“直播帶崗+企業探崗”模式,通過“蕭縣融媒”“社區快聘”小程序等平臺動態發布崗位,2024年推送招聘信息22.3萬條,舉辦線上招聘會11場。線下,聯動“安徽公招網”等平臺,在開發區、美食村等地舉辦專項招聘會147場,累計提供崗位5.2萬個。
強化產業聯動,積極以數字賦能促進就業。深化就業載體建設。設立張江蕭縣高科技園數字招聘專區,定向輸送智能制造人才,2024年專項招聘會促成就業503人。大力促進主導產業數字化升級,全縣187家規上企業完成數字化測評,華大化學、品青食品獲批省級數字化車間,提升智能制造崗位需求。加強服務業數字融合。蔡洼紅色景區率先上線智慧導覽系統,丁里鎮許堂村依托“特色美食村”標簽發展線上訂餐,帶動本地餐飲、導游人員就業。加強產才協同數字對接。組織開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動,通過數字化簡歷庫精準匹配崗位,77家企業吸引1374名畢業生投遞,匹配率達83%。強化政務數據賦能。大力推行“免申即享”惠企政策,通過大數據比對自動兌付補貼,去年向12家企業發放65萬元,穩定就業崗位。拓展“政務+金融”服務。去年,全縣38個農商行網點上線社保、醫保等38項高頻服務,累計辦理5萬余件,有效降低創業辦事成本,確保就業人員穩定從業。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市委召開全市警示教育大會 06-13
-
2楊軍暗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 06-12
-
3宿州首單“銀行自評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落地 06-11
-
4楊軍接待信訪群眾 06-10
-
5市領導赴省有關金融機構對接工作 06-09
-
6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學習會議 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