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縣李莊鎮黨建引領來示范 產業興旺富鄉親
近年來,碭山縣李莊鎮立足本地資源稟賦,以黨建為引領,以精準服務為支撐,示范帶動群眾發展特色產業,拓寬增收渠道,展現出一幅產業旺、鄉村美、農民富的美麗鄉村新畫卷。
李園新村第一書記宋遠博帶領村民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精心謀劃,用好用活政策和資金,通過設施栽培新品種早熟梨、南瓜、辣椒等作物,實現農業產業的多元化發展,為村集體和農戶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撐。李園新村還通過庭院經濟模式打造“盼盼多肉小院”品牌,帶動全村400余戶參與,將“方寸庭院”轉化為增收“聚寶盆”。
鎮東村在村黨總支書記闞金芳的帶領下,大力發展車厘子種植產業,創新“黨總支領辦合作社”機制,流轉200畝土地建成43座高標準溫室大棚,吸納村民資金300余萬元,以“土地租金+股金分紅+務工薪金”的復合增收模式,讓村民共享產業紅利。
目前,李莊鎮8個村均成立合作社,涵蓋果樹種植、農機服務等多個項目,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穩步增長。
“產業興則鄉村興,百姓富則民心穩。”李莊鎮黨委書記楊長遠表示,李莊鎮將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根本保證,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特色產業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下一步,李莊鎮將持續深挖產業多元價值,延伸鏈條、拓展市場,讓特色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常青樹”。
為放大產業效益,李莊鎮著力打造示范標桿,堅持“一村一品”規劃,依托“南瓜北果東棚西工”產業布局,為各村量身定制發展路徑。鎮東村車厘子產業園集冷鏈、倉儲、深加工于一體,注冊“鶯飛桃虹”商標,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海升新村創新“電子商務+積分超市”模式,2024年幫助農戶減少寄發成本6萬元,收銷農產品10萬余元,帶動村集體增收2萬元。在振興社區、賈樓村等糧食主產區推行土地托管模式,實現耕、種、管、收、售一體化服務,既提升生產效率,又增加農民收益。通過“網紅打卡地”“抖音小店”等載體,李莊鎮不斷為特色產業注入新動能,形成“一業興帶百業旺”的良性循環。
“黨建引領、精準服務、示范帶動,最終落腳點是讓群眾錢包鼓起來、日子美起來。我們還要繼續拉伸產業鏈條,深挖產業價值,推動‘一村一品’向‘一鎮多業’升級,讓‘李莊實踐’結出更豐碩的成果。”李莊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鐸信心滿滿地說。■文/圖 通訊員 崔猛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1-4月份宿州經濟“成績單”出爐 05-29
-
21-4月宿州市住房公積金繳存規模持續增長 05-27
-
3市重點物流項目獲中央專項資金支持 05-24
-
4
-
51—4月份宿州市進出口總值增速居全省第一 05-22
-
6宿州市700余萬畝小麥即將開鐮收割 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