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鏈”成勢 延“鏈”拓“圈”
開欄的話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常委會“四下基層”宿州現場辦公會議以及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精神,對標對表蘇北,找準差距,明確目標,補齊短板,千方百計把“最近蘇北、最似蘇北”的基礎條件,轉化為“追趕蘇北”的具體行動,自今日起,本報開設“追趕蘇北,在皖北振興中走在前”專欄,敬請關注。
航拍位于碭山縣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的壹度冷鏈倉儲物流中心。特約攝影 崔猛
今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發布新一批25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宿州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赫然在列。
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是依托存量設施群布局建設的大型冷鏈物流基礎設施,是整合集聚冷鏈物流資源、優化冷鏈物流運行體系、促進冷鏈物流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基礎支撐、組織中心和重要平臺。
今年以來,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現代物流發展,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建設長三角區域現代物流基地、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打造連接長三角地區與中部地區重要物流節點。
入“圈”——骨干冷鏈喚起新活力
“碭山梨,皮兒薄,落在地上找不著。”說的正是宿州市碭山縣的酥梨。但過了采摘期,還能吃到新鮮的碭山梨嗎?
“普通水果在常溫環境下,大概一個禮拜就壞掉了,而現在我們使用冷庫可以保存10個月,有些水果冷鮮后口感比剛摘下來還好!”安徽愛澤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立振說,得益于宿州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他們的水果可以隨時發到北京、廣州、鄭州和南京等地,非常方便。
冷鏈是指為減少損耗、防止污染和變質,在加工、貯藏、運輸、分銷和零售、使用等環節,將產品始終置于必需的特定低溫環境,以保證產品安全的特殊供應鏈系統。
這條“鏈”的適用范圍非常廣泛,包括初級農產品,如蔬菜、蔬果、肉、禽、蛋、奶、水產品以及花卉等;加工食品,如速凍食品、冰淇淋、奶制品、巧克力、快餐原料等;還有特殊商品,如藥品、疫苗等。其中與我們生活交集最密切的還是冷鏈食品。
碭山縣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宋梅娟介紹,采用冷鏈物流運輸的食品,比一般普通冷藏食品的貯存期要長一到數倍,通過流通環節控制溫度,能有效降低微生物生長和食品腐蝕。同時在冷鏈物流過程中可通過氣體調節的方法,抑制果蔬采摘后的呼吸狀態,從而達到果蔬保鮮的效果。
“宿州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位于碭山縣經開區,規劃面積是2300多畝,目前存量冷鏈設施面積約1500畝,集聚了申雪冷鏈、幕天冷鏈、壹度股份、愛澤供應鏈等13家冷鏈物流、食品加工企業。”宋梅娟說,到2025年,基地存量冷鏈庫容將超118萬立方米,專業冷藏車保有量400輛左右,果蔬冷藏運輸率達到50%以上,冷鏈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標準化程度顯著提高。冷鏈示范企業初具規模,引進和培育星級冷鏈物流企業5家以上。
融“圈”——超強“磁場”引得鳳凰來
12月15日至17日,主題為“產‘鏈’融合 固本‘宿’源”的2023第十七屆冷鏈產業年會在我市舉辦。1000余名知名專家學者、企業高管齊聚一堂,圍繞冷鏈及相關產業未來發展,深入交流分享行業新技術新方案,共謀冷鏈物流產業發展美好明天。
“宿州是‘四橫四縱’國家冷鏈物流骨干通道網絡京鄂閩大通道的重要節點城市,具備先天發展基礎和優勢。”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表示,宿州是淮海經濟協作區的核心城市之一,也是農產品生產大市,葡萄、稻米、牛肉遠近聞名,碭山梨更是中國傳統三大名梨之首,這些為發展宿州冷鏈物流奠定了良好的產業基礎。
“宿州作為全國重要糧食、連片水果產區和華東地區‘菜籃子’,擁有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加之相關政策支持,我非常看好宿州未來的發展。”安徽云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夏本才說。
近年來,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現代物流發展。目前,全市擁有大小冷庫300余座,帶動就業近萬人。現有存量冷鏈庫容70萬立方米,集聚了13家冷鏈物流、食品加工等企業,產業集聚帶動效應明顯。
“全市現有億元以上冷鏈物流在庫項目24個,總投資73億元。宿州百大農產品物流中心已成為安徽第二、全國前五十的農產品交易中心。”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朱大忠表示,下一步,宿州將通過搭建全市冷鏈流通網絡,加強與長三角區域、中原城市群和淮海經濟區等地的高效互聯,成為連接各大城市群的冷鏈流通大節點。
破“圈”——建設高質量冷鏈物流網絡
今年11月上旬,我市印發《中共宿州市委 宿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中提出“加快建設省際毗鄰地區中心城市,全力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大力推進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皖北改革開放新高地,奮力沖刺全國百強市”的指導思想,明確2027年、2035年總體目標并設置18個重大工程專欄。
在“各縣區(園區)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點方向”專欄中,明確將碭山縣打造成為“世界梨都”、國家級骨干冷鏈物流基地、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淮海經濟區醫療器械產業新高地,建設全國農村電商發展引領區、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產城一體功能齊全的省際縣域中心城市。
在“具有競爭力的物流節點建設工程”專欄中,強調建設宿州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加快補齊基地內基礎設施短板,培育一批本地冷鏈龍頭企業和專業經紀人隊伍。強化基地運營管理,提升輻射帶動能力。建設冷鏈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整合區域冷鏈貨源、運力、庫存等市場信息。
目前,全市從事冷鏈物流相關企業120余家,已初步形成覆蓋上、中、下游的完整冷鏈產業鏈,各環節間聯動互通,打造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冷鏈生態網絡。上游覆蓋生鮮農產品原產地、食品生產加工等環節,打通冷鏈物流“最后一公里”;中游覆蓋冷鏈加工倉儲、集采集配、信息平臺服務等多個冷鏈物流核心環節;下游覆蓋餐飲連鎖、生鮮電商等,直接連接終端消費者,現已培育發展龍潤堂、東方果園、壹度便利等優質企業,催生帶動“生鮮電商+冷鏈宅配”“中央廚房+食材冷鏈配送”等新業態。
市委書記楊軍在2023第十七屆冷鏈產業年會上指出,當前,我市正聚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物流節點城市。作為全國重要糧食、連片水果產區和華東地區“菜籃子”,宿州始終把發展冷鏈物流作為構建食品產業生態的必然之選、必答之題,不斷擴規模“強實力”、 建樞紐“強載體”、 抓項目“強后勁”,持續做好“減損、提質、增效、降本”大文章,扎實推動冷鏈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
未來,宿州將全力加快冷鏈物流設施建設,著力構建城鄉冷鏈物流雙向網絡,聚力推動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加快完善“低溫加工—倉儲保鮮—冷鏈配送”于一體的冷鏈物流體系,不斷提升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水平,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記者 李航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