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滄桑巨變 大宿城“顏值”與“氣質”兼修
2007年環城河北門口段。
現在的環城河北門口段
汴河路與東昌路交叉路口原市委黨校。
汴河路與東昌路交叉路口原市委黨校校址已變成國購廣場。
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碧波蕩漾的河流、文化氛圍濃厚的主題公園……每當行走在這座“顏值”與“氣質”兼修的城市里,每一位宿州人的心中總會涌起諸多幸福、感動與自豪。
回望改革開放初期,宿州城區住房多是瓦房平房、簡易樓房,居民在茶余飯后缺乏公共休閑和購物場所……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宿州這座千年古城不斷煥發新光彩、展現新生機。翻看新老照片,從對比中更能直觀感受到改革開放給城市留下的印記。
原宿州市科技文化廣場。
原宿州市科技文化廣場已變身蘇寧廣場。
九十年代淮海路與汴河路交叉路口。
現在淮海路與汴河路交叉路口。
八十年代小隅口
如今小隅口CBD大廈矗立。
改革開放45周年來,宿州城市版圖不斷擴大,空間布局不斷優化,市政設施建設不斷加快,城市功能日益完善。體育館、科技館、城市規劃館、市政務服務中心等“五館一院一中心”相繼建成,三角洲公園、新汴河景觀帶、“最美大道”等成為網紅打卡點;老舊小區搖身改造成為現代化社區,環城河宛如一條晶瑩剔透的“項鏈”環繞在老城區……近年來,宿州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智慧城市”“寬帶中國示范城市”等多個稱號,優美宜居的環境讓市民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征途如虹,浩蕩前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讓我們不忘初心、勇毅篤行,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中繼續描繪嶄新的宿州篇章。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