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有梅花向春開
一場場暮秋的雨水,將季節推向冬天。
冬天,又一個季節的符號。在地圖上看不到,但在時間坐標上卻分外明朗。走進眼眶和思想深處的冬天物象,旋轉著,旋轉著,于云天和大地之間倏忽閃來。
“冬天的寒冷愈甚,就是冬的運命快要告終,‘春’已在叩門。”大文豪茅盾對冬天,悟得深透,伸手便觸其肯綮。平庸的我只是來到冬天踩幾腳,外在的肌膚知個冷暖,至于高天云錦、山外之山之類的遠見和領悟,更是渺無影蹤了。既然御寒的厚衣裹在了我身上,之于冬天也免不得有點短識淺想。
染了一身金色的秋,是從一片片黃葉翩然飄落抽身而去的。樹枯了,日子短了,天漸漸寒了,冬從大地上一下子跳出來。冬的一輛馬車從村口、原野、長堤踏踏而來,馬車上捆載的寒冷四處溢散,山坡、河流、樹梢、澤塘在橫沖直撞的冷涼的侵襲中四下張望。老牛遲緩地困在牛欄度時光,不耐寒的小動物默默鉆入地下以回避這突如其來的季節的粗獷,仍有數不盡的生命懷有永不枯竭的希望在那里歌唱。
冬的景色荒寒,亦有高聳的塔直抵云端。寒涼的野外,孤寂的溝渠邊死不掉的枯草根扎地待生,凍土里生發著又一個春天。綠鳥翅膀沒折斷,卻似乎沒了家園,偶有一兩聲淺鳴快活不了冬天。早來的雪,累彎了枝丫,刺寒和冷凝乃生命的起源。
陰沉的低空,空氣沉悶而凝重。炊煙難以飛升,化作霧霾在地面上爬行。溪流躲去,山野灰冷,林邊的小木屋獨自凄涼,漫漶的色彩橫遮了曙明。沒有蛙聲,只有瑟瑟風聲。草地蟲吟,鳥鳴嚶嚶,彼岸花叢,朵朵榴紅,安眠在另一個時空,但寒冷下仍有不倒的山頭橫向穿行。
雪花飄落,天空遂成風景。小雪瓣輕靈,俏跳,歡逗,搖曳身姿在空中起舞,一幅雋圖勝似春花秋楓。
快采一抹冬色,放進心靈的竹簍里吧。
城市的巷口,凌風犀利,卻不乏人影晃動,踱冬的腳步踏踏如潮,街巷充盈傲寒之美。
郊外的寒野,寥落空曠,萬物不生,空寂的視野無遮無障,萬象卻有冬隱之趣。
寒鴉嘶啞,隆坡凸顯,長堤橫越,疏朗的枝頭直指天空,大地的角角落落似萬馬嘯鳴,自然之冬燃燒春之期冀。
寒冷漫卷,冰掛凌空,冬夜寂寂無聲,格子窗外仍有金弓般的月,一棵棵樹守住孤獨,拋根凍土,昂頭觀瞻冬景。
冬寒可枕,亦可化作脂膏涂抹肌膚,康健的振臂隆起優美的弧度,遂成一道風景。
冬意可藏,亦可化作春色美化家園,冰凍的小溪潺潺有聲,遂成一路秀色。
冬色可餐,亦可視作一縷青煙撩撥心靈,燦燦的油菜花開滿山野,遂是滿眼春潮。
冬聲可閱,亦可當成書卷走進思想,清脆的笛鳴趕走凄厲,遂是萬田稻香。
葉落盡,便是冬。空曠的冬里,須做林野間紅嘴鳥爭唱雨晴。寒雪孤島上,須是紅梅腳踩孤冷,轉個身,便是新芽初綻,蝶飛梨花白,便有綠葉簇簇鋪在眼前。
冬之意向,迥別于春之花香,截然不同于夏熾,于秋也是安靜的兩不相識。但以識相的眼光看,冬有梅花向春開卻是不置可否的快樂的存在。
□董國賓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