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實事 暖民心 宿州在行動|老年食堂里福樂多
“大爺您看,西紅柿炒蛋、土豆雞塊、紅燒肉……您愛吃哪個,我幫您盛。”4月21日中午,家住埇橋區東關街道鐵路社區的黃元化,端著滿當當的餐盤在社區老年食堂和老伴一起吃飯。
黃元化今年72歲,老伴69歲,兒子在合肥上班。“食堂的飯菜又好吃又便宜,自打食堂開業,和老伴幾乎天天在這吃。”黃元化告訴記者,食堂里不僅有米飯還有手工大饃,紫菜蛋花湯是免費的,飯菜也符合老年人的口味。
“為保證菜品新鮮,食材都是當天購買、當天制作加工,飯菜一律不隔夜。”食堂負責人馬輝介紹,采購食材時,按流程填寫采購單,飯菜做好后也留樣檢測,確保就餐人員吃得放心。
記者在食堂后廚看到,蔬菜、肉類等食材品種多樣。“食堂的目標不僅是讓老年人吃飽,更要老年人吃好。”馬輝對“老年助餐”這項暖民心行動十分看重。
“現在來食堂吃飯的多是老年人,‘上班族’、學生中午也可以到這兒吃飯。”該社區學雷鋒服務站的負責人姚萍說,人老了就想熱熱鬧鬧的,可是孩子們幾乎都不在身邊,老年食堂給大家提供了一個聚在一起的機會。
“目前,60-79歲的老人政府補貼后套餐定價8元,60歲以上的低保對象、優撫對象、特扶對象補貼后每餐定價5元。”在姚萍看來,老人需要各方面的照顧。
吃飯時間,姚萍忙著為老人提供服務,老人們圍在餐桌前享受著美味的飯菜,快樂的氣氛洋溢著整個食堂。記者 李航
記者手記:一個人吃飯是為了填飽肚子,一群人吃飯圖的是開心熱鬧。小飯碗裝著大民生。對于鐵路社區的老年人來說,老年食堂不僅是一個吃飯的地方,更像是一個“老年活動中心”。大家坐在一起,一邊品嘗可口的飯菜,一邊說著家長里短,時光就這樣幸福而美好。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
-
2前10月宿州市進出口總值55.6億元 11-21
-
3宿州市第七屆運動會將于11月18日開幕 11-17
-
4全國首部市級高標準農田建設保護地方性法規出臺 11-17
-
51-10月宿州市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持續增加 11-16
-
6記者節,致敬時代的記錄者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