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實事 暖民心 宿州在行動|一粥一飯 銀發暖心
“老伴去帶孫子了,平常我一個人生活,燒一頓飯能吃好幾天。現在家門口的老年食堂開業了,8塊錢的午餐就可以吃到三菜一湯,菜品還能自己選,非常實惠、方便。”日前,埇橋區三八街道金園社區賢林苑的福膳社區餐廳開業,68歲的邢延林當天來用餐后,表示非常滿意。
記者看到,當天的午餐很豐盛,有紅燒肉、紅燒魚塊、家常豆腐、西紅柿雞蛋、香菇青菜、土豆絲、芹菜香干肉絲、蠔油海鮮菇等。餐廳負責人介紹,在飲食搭配上,食堂首先考慮到老人的飲食習慣,餐品要軟爛、易消化,兼顧低鹽、少糖、少油,以保障老人“舌尖安全”和營養需求。價格方面也比較實惠,老人就餐標準為每餐每人10元。60歲以上的每餐8元;持低保、優撫等證明的,每餐7元;90歲以上老人每餐7元。不足部分由政府補助。
除了堂食就餐,不少老人選擇上門取餐。今年67歲的陳多美家住該小區,孫子身患疾病,需要人照顧。所以陳多美都是到飯點了,來餐廳買好帶回家吃,這樣不耽誤照顧孩子。她說:“有了這個餐廳后,我真是輕松了不少,希望能一直開下去。”
老年助餐服務是老年人關心的“關鍵小事”,也是事關千家萬戶的民生實事。為了讓更多老年人吃上“暖心飯”,埇橋區積極推進老年助餐“暖民心”行動。去年,建成城市老年食堂(助餐點)63個,農村老年食堂(助餐點)64個。
據埇橋區民政局養老工作負責人張健表示,今年,區民政局將以建設老年助餐點為載體,整合村(社區)和社會各方服務資源,將農村社區結合鎮級社工站建設有機融合,將助餐服務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有機結合,支持引導大型連鎖化餐飲企業利用社區門店開設老年餐桌,支持食品安全和質量有保證的小型餐館就近為周邊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同時,支持物業服務企業利用距離近、人員熟、條件好等自身優勢,因地制宜在居民小區開辦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老年餐桌。發揮社工站、社會組織、志愿者作用,增強助餐配餐功能,不斷加強和完善配餐點基礎設施,提升助餐服務點綜合服務能力和質量。記者 劉曉瓊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王啟榮與北京宿州企業商會代表座談 03-15
-
2楊軍:以企業需求為導向 全力以赴助企紓困解難 03-09
-
3楊軍接待信訪群眾 03-08
-
4全市統計工作會議召開 03-08
-
5做最溫暖的“娘家人” 03-08
-
6去年宿州市利用省外投資增速強勁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