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快遞向“綠”而行
6月1日起,修訂后的《快遞暫行條例》正式施行。該《條例》首次將“快遞包裝”作為獨立一章,并明確了有關快遞企業、電子商務企業、商品生產企業、包裝生產企業等責任主體在快遞包裝設計與制造、減量與替代、作業與流通、廢棄與回收、再生與循環等全鏈條各個環節上的不同責任。
隨著電商行業的飛速發展,我國快遞業務量迅猛增長,已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然而,很多商家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把商品裹上了一層又一層的包裝,帶來了資源消耗和污染環境等突出問題。修訂后的《快遞暫行條例》通過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完善治理標準體系,推動快遞包裝向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方向發展,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健全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2024年底,國家出臺了《限制快遞過度包裝要求》(將于2026年7月1日實施),規定了快遞減量包裝的具體技術要求,為快遞企業及其從業人員提供了操作指引。不少快遞企業已經采取了減少包裝耗材、回收紙箱再利用等措施,希望可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可以說,快遞業已經迎來綠色轉型的關鍵節點。
推進快遞向“綠”而行,需要形成政府引導、企業履責、行業自律、公眾參與的多元共治格局。政府部門要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倡導綠色低碳理念,鼓勵快遞企業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復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形成全民參與的環保新風尚。電商經營者要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通過使用新型包裝材料、優化包裝方式等做法,減少包裝層數、材料和成本,避免銷售過度包裝商品。快遞企業要結合收件、中轉、派送和回收等環節,積極推行綠色物流措施。可以利用大數據算法把包裝箱適配要求、包裝層數、膠帶使用量作為關鍵性指標,來減少包材使用。有條件的快遞網點,可以設置快遞箱的回收區,推進資源循環利用。消費者要減少對過度包裝商品的需求,盡量選擇簡約環保的商品,積極參與快遞的包裝循環利用活動。
■ 王云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宿州市完成夏種面積400余萬畝 06-18
-
2全市學習教育專項整治和訪企入村工作調度會召開 06-17
-
3全市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6.92億元 06-17
-
41-5月宿州市住房公積金繳存規模穩步增長 06-16
-
5市委召開全市警示教育大會 06-13
-
6楊軍暗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 06-12